|
重慶鄉村振興報告會:“干在鄉村,有奔頭!”本網記者鄧俐 “如今的鄉村,已經迎來了振興的最好時機,我想和我的鄉親們迎著這股發展的東風,把我們的家園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美鄉村! “把事業安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在鄉村,一樣有奔頭!” 重慶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市教委與市農委聯合主辦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會第35場、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專場報告會上,張雪、晏洲、彭陽、嚴克美、楊大可、簡義相,6位青年代表講述著他們在農村實現夢想、建功立業的感人故事。雷鳴般的掌聲,一次次響徹全場。 今年3月以來,35場巡回報告會,覆蓋16所高校、28個區縣、18個深度貧困鄉鎮,4萬余人現場聆聽、520多萬人在線收看……6位報告團成員成為鄉村振興路上最閃亮的“明星”,不僅收獲了陣陣掌聲,更是贏得了大量“粉絲”。他們用青春、智慧和汗水澆灌希望的田野,他們的事跡、理念、精神,點燃了星火,播撒下種子,激勵著更多投身鄉村振興的年輕人。 “家鄉那片土地像發著光一樣召喚著我! 曾經千方百計跳出“農門”,卻又義無反顧回到鄉村。30歲的晏洲來自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潤溪鄉櫻桃村,這是一個高海拔的偏僻山村,晏洲從小的夢想就是走出大山。2009年大學畢業后,他卻怎么也抑制不住回家的念頭,他說:“家鄉那片土地像發著光一樣,不斷召喚著我!被氐郊业年讨藿桢X在村子里流轉了5畝山地,獨自一人搬到山上搞野山雞養殖。山上溫差大,第一批1000只山雞苗,不到3天就死了700多只。最難的時候,他天天吃土豆和白菜,像老母雞一樣沒日沒夜護著小雞崽。3年后,雞場有了收益,他馬上發起成立珍禽養殖合作社,打造集養殖與鄉村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度假村,把一片250畝的荒地變成了美麗的生態農場,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他幫扶的61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都超過了3500元!包h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我興奮得幾天幾夜睡不著!瓣讨拚f,“鄉村是我的根,在這里我有著不變的信念。如今的我,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更加充滿信心!” “學霸”是今年28歲的彭陽從小到大的標簽。這個16歲出國留學的奉節姑娘,在英國劍橋大學土地經濟系連續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并以劍橋學聯主席和優秀華人留學生代表的身份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畢業后的彭陽順利進入了一家國際投行!懊看渭倨诨氐轿页錾哪亲,看到鄉親們那么辛苦地種臍橙,收入卻少得可憐,就特別想為他們做點什么!彼谠S多人合不攏嘴的驚訝中回到奉節創辦了“山橙時代”,半年內獲得首筆1000萬元投資,以嚴格的現代農業標準發展奉節臍橙的六次產業。2016年以來,“山橙時代”已在奉節建立了2000畝自有基地和6000畝“公司+農戶”合作基地,銷售奉節臍橙4000余噸,累計為600戶果農增收1600余萬元!鞍褜W習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轉化成實戰經驗和有益價值,就應該、也只能在祖國的土地上去實現!”彭陽說,她深深知道,打動投資商的不僅僅是“山橙時代”戰略規劃,更是中國農業充滿希望的現在和無限廣闊的未來! “職業農民的身份讓我很滿足! 稱自己是地地道道的“職業農民”的簡義相10年前是一名金融專業的大學生。2009年,他辭掉一家知名通信公司年薪20萬元的職務,回到黔江老家照顧突發腦溢血的母親,戀愛了5年的女友與他分了手。發現老家所在的松林村“海拔高、林地多、氣溫低”的地理環境最適合銀耳生長,簡義相當即萌生了留在家里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種銀耳的念頭。2011年6月,簡義相試種的第一批銀耳45天時間賺了3萬多元,鄉親們震驚之余都嚷著想跟他一起干。松林村銀耳種植社很快成立,銀耳種植規模也很快達到了5萬斤。2013年冬天,簡義相種植的幾萬斤銀耳因為一個疏忽成了廢品,不僅把賺的錢賠完了,還拖欠了10多萬元工資。為了支付工資,他不得已賣掉了在黔江城區的住房!澳氵年輕,大不了從頭再來!焙喠x相為自己鼓勁。得知適合在松林村種植的菊花行情很好,簡義相馬上跑到浙江、安徽引進良種精心培育。又一次“千辛萬苦”之后,他種植的菊花年產值超過了300萬元。村里有50多家農戶以土地入股參與分紅,其中20多家為貧困戶!拔胰⑸狭似恋南眿D,媽媽也康復了,產業越來越興盛,鄉親們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簡義相說,“如果你今天問我還想不想再回到城里去,我只能說,今天的鄉村熱氣騰騰,我對自己職業農民的身份很滿足,且倍感驕傲! 1999年,大學畢業的楊大可和女朋友一起回到云陽縣海拔1300多米的無量山,承包了288畝荒地接爺爺的班種果樹。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兩個大學生只是一時沖動、遲早要走。楊大可和女朋友卻一點兒也沒有動搖,他們撬開石頭,打下3萬多個窩子種樹!澳銓σ豢脴浜,它一定會給你回報!2002年,一家人種植的水晶梨大豐收,楊大可掙到了第一桶金,也擁有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大可水晶梨”品牌,F在的云陽大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將無量山周邊的亂石山變成了3萬多畝果園。楊大可發起成立的云陽縣水晶梨專業合作社年銷售額超過了2000萬元,一對一指導幫助300多人建立了果園,還同時為全國76個果園提供技術支持。專業合作社的476戶農戶中,70多戶年收入超過10萬元。楊大可探索的“山上種樹、樹下種草,草地養畜、畜糞肥地,養蜂授粉、農業觀光”的立體生態農業模式,讓更多人走上了致富路,他也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國土綠化突出貢獻人物”“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等眾多榮譽,還光榮當選為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伴_啟綠色銀行的鑰匙,就掌握在有知識、有本領、有擔當的年輕人手里!睏畲罂烧f,“我的經歷再次證明,守護好綠水青山,就有金山銀山,就有農民的‘金飯碗’! “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 現任巫山縣當陽鄉黨政辦主任、玉靈村第一書記嚴克美是當陽鄉紅槽村第一個大學生。紅槽村民風十分彪悍,2008年大學畢業不久已在上海工作的她,聽說原來的村支書不想干了。馬上辭職回家到鄉里毛遂自薦!叭思依贤径几刹幌氯チ,你一個黃毛丫頭能鎮得?”鄉領導問。當鄉黨委決定給她兩個月試用期時。嚴克美對自己說:“不干出名堂,我就不叫嚴克美!” 2009年1月擔任紅槽村黨支部書記后,嚴克美買了一輛男款摩托,不到一個月就跑遍全村所有農戶,根據收集的意見擬出了紅槽村發展規劃。嚴克美在走訪中發現,紅槽村民風“彪悍”的根源之一是基礎設施太落后,村民經常為爭飲用水吵架打架。嚴克美的父親就曾為此帶著村民攔住下鄉的領導不讓走。為了解決飲水問題,嚴克美帶著一幫人攀懸崖鉆山林找到了6處干凈水源。引水需要找勞力埋水管,鄉親們心里有怨氣,剛開始不愿參加,嚴克美就組建起青年黨員干部突擊隊,帶上干糧早出晚歸突擊干。5個月后,干凈清甜的山泉水流到了每家每戶,鄉親們嘴里的嚴克美也從“小黃毛丫頭”變成了“美娃子”。鄉村要美,百姓要富。到玉靈村擔任第一書記后,嚴克美發動鄉親們發展生態產業,將玉靈村建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示范點,全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8600元。她先后當選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班l村振興需要踏實做事的人,群眾認可實實在在的作為!眹揽嗣勒f,“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在希望的田野上點亮!” 與嚴克美不同,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黨總支書記張雪從小在城里長大。2009年大學畢業放棄銀行工作,到仁義鎮鹿子村擔任村主任助理時,張雪分不清韭菜和麥苗,走田坎常常摔跤,去村民家習慣拿紙巾擦凳子。但她卻能為了給村民示范林下養殖,自己建雞棚、打掃雞舍、給雞打疫苗。她聯合榮昌區多名大學生村官成立了重慶市首個大學生村官專業合作社,建起一批特色農產品基地,吸引700多戶農戶參與,年銷售額突破了700萬元。她創建“在村頭”農村電商孵化平臺為村民免費代售代購,覆蓋全區所有行政村,年銷售額突破1800萬元,帶動近800戶貧困戶每年增收約2500元。她在通安村探索建立的“村干部及直系親屬涉農涉惠十公開”制度,也被全市推廣。她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拔覐囊粋不懂農村的城里娃,到今天的懂農村、愛農村,我喜歡自己的改變,更喜歡我帶給更多村民的改變。即使我的青春已遠,但,至少不負韶華。因為,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張雪的感慨,發自肺腑。 “這是充滿正能量的報告會,更是振奮人心的鄉村振興動員會!敝貞c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張翔對記者說,“我在云南省偏遠山村擔任過兩年第一書記,對報告團成員們的心路歷程感同身受。他們的事跡證明,年輕干部到基層去,大學生到鄉村去,干事創業,大有可為! 沙坪壩區歌樂山鎮歌樂山村大學生村官曾歡則表示,聽了這接地氣、鼓士氣的報告,備感振奮的同時,更堅定了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的決心和信心。 彭陽告訴記者,她已收到來自西南大學、重慶三峽學院等20多名大學生的入職申請,他們都希望畢業后能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