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多農園”打通“最初一公里” 拼多多探索中國農業新路徑![]() ▲“多多農園”團隊與云南熱經所、叢崗村村委會一道挑選改良實驗地,以期增加土地畝產值 從咖啡文化到咖啡經濟,近年來隨著消費品質的升級,新咖啡消費也逐漸走紅。來自《中國咖啡行業消費現狀及發展前景》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咖啡廳市場前景廣闊,2020年或將突破430億元。但目前,與歐美、日韓等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咖啡消費量極低,僅為20杯/每人/每年。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消費城鎮化進程加快、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咖啡從基本的提神醒腦到感情寄托再到社交的需求,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咖啡消費大國。 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有效推動我國咖啡產業的增長,產業鏈上各個環節都起著關鍵的作用。4月21日,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的指導下,拼多多創新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云南保山,幫扶的主要農戶就是種植小?Х鹊。資料顯示,云南高黎貢山,種植咖啡的直過民族傈僳族于此繁衍生息。這里的4月,從印度洋吹來的暖流被怒江西岸的高黎貢山抬升,暴風驟雨在這條河谷從未停息,而雨水正滋潤著高黎貢山腳的萬畝咖啡園,也被稱為怒江邊的咖啡。 據了解,保山小?Х仁侨珖酥寥蚩Х绕焚|中較好的咖啡,多次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但近年來,隨著國際咖啡價格持續走低,傈僳族咖農入不敷出,眾多青壯年背井離鄉!捌炊喽啻舜蜗盗蟹鲐毿袆拥谝徽具x擇保山,選擇怒江小?Х,是對小?Х绕焚|的肯定!北I绞懈呃柝暽铰糜味燃賲^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廷金認為,拼多多在銷售農產品方面做得很有成效,把保山作為試點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行動。 對此,著名扶貧專家李小云表示,“‘多多農園’瞄準了農業產業利益分配、農村人才留存等核心問題,該模式若成功,將推動很多農村發展方式發生轉變,形成偉大變革,希望它能真正變成助力中國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大行動! 據悉,拼多多扶貧興農戰略計劃及多多農園保山項目只是第一步,未來拼多多將通過“多多農園”,實現消費端“最后一公里”和原產地“最初一公里”直連,探索農業產業新模式,讓農戶成為全產業鏈的利益主體。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打造1000個“多多農園”項目。 ![]() ▲由于海拔高,生長的時間更長,溫差更大,言秀鄧(傈僳語音譯)家的咖啡要比河谷的咖啡晚熟一個多月。雖然品質更好,但一年下來,20畝坡地的咖啡豆僅有九千元 ●將利益留在農村 改變云南咖啡嚴峻局面 傣族、傈僳族以山的高度劃分領地。山谷沖積出來的壩子,平整,氣候溫潤,傣族人筑起壩,造成田,過著定居的生活。傈僳族人住在山崗上,世代與森林為伴,刀耕火種,打了獵與傣族人交換米鹽。 百年來怒江峽谷間風雨飄搖,生活在這片大山深處的各族人民,隨著時光跌宕起伏,物是人非,卻又夢想不斷。 2009年,60歲的胡老德翻過高黎貢山,從怒江州遷徙至保山市潞江鎮的半山腰,同族共有881人先后搬下山,均為直過民族傈僳族,鮮有人會說漢語。直過民族系指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在村里,他們被稱為“半山移民”。 2010年,胡老德租下20畝當地人不愿種植的斜坡山地,隨同族人一起種植小?Х,每年一次的行腳商收購,便是全家人一年的生活費。2014年起,云南咖啡價格持續走低,收購價較高峰期暴跌四分之三,胡老德的兒孫先后下山打工,數年未歸。同村的咖啡樹遭大面積砍伐,成熟的咖啡豆爛在地里無人采摘。 2019年3月,又是一年“豐收”季,村里超過40噸咖啡豆原料因價格過低而滯銷,胡老德每天下山問詢消息。幾天后,他的1000多斤咖啡豆全部被溢價收購,緊接著,胡老德成了一家新農商的“合伙人”。期間,他學會了一個新的漢語名詞——“多多農園”。 3月底,胡老德所屬的叢崗村村道旁,豎立起了“多多農園”的標識,上面寫著:讓農人變農商,讓農村有現代企業,讓傳統小農對接線上大市場。與標識一同到來的,是農研隊伍、培訓團隊以及加工廠的貨車。 叢崗村周圍10公里范圍內,坐落著多家新建咖啡工廠,未來3年內,這些工廠將在拼多多的引導下,幫助村民提供咖啡豆精制化加工; 高黎貢山山腰處,云南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的農科專家,在精品咖啡試驗田中引進了畢卡、藍山、貢山1號、波邦等多個高端品種,將篩選出最適合該緯度和海拔的高品質咖啡;山腰和山頂的740畝生態種植示范基地中,芒果苗、澳洲堅果等經濟作物,正與咖啡樹復合套種,以提升每畝土地的經濟收益。 明年起,叢崗村將大面積替換種植高級咖啡品種,多家拼多多平臺新銳咖啡品牌商,已提前預定該批產能。怒江大峽谷的群山峻嶺之間,一個產、銷、研、加工一體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示范項目即將成型。而與既往類似項目不同的是,叢崗村50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將成為全產業鏈中的核心利益人。 上海援滇干部聯絡組保山小組組長、保山市政府副秘書長周行君表示,云南一共有88個貧困區縣,為了打贏脫貧攻堅,中央把74個貧困區縣交給上海對口幫扶,目前上海共選派了103名干部在云南,2019年共安排援滇資金27億元,這還不包括各個區縣和社會各界的捐贈資金,充分體現了我們強大的制度優勢。 周行君表示,拼多多在保山的扶貧行動務實高效,公司從一兩個點做起,致力于通過改造種植、加工、銷售環節,既帶動農產品的銷售,又從長遠帶動農業產業的升級,確保整個行動可落地見實效!跋M喽噢r園’逐步覆蓋整個保山,讓滇西糧倉重振雄風,更加希望他們能夠把好的經驗和模式推廣到全國! ●跨越百年的源頭革命 重塑整個產業鏈條 為什么首選保山,這還要從保山的百年咖啡種植史談起。傈僳族對于咖啡的認識始于70年前,公開資料顯示,1932年,村民胡三作為唯一會說漢語的傈僳族族人,被英國傳教士帶到上海接受培訓,回鄉后,他帶回了兩樣東西,一是基督教,另一是咖啡豆。 下山之前,傈僳族停留在刀耕火種的階段,遷徙后,種植咖啡成了族群首先掌握的謀生技藝。作為中國唯一種植咖啡的直過民族,身處咖啡供應鏈底端的傈僳族咖農們,和整個云南咖啡產業一起,經歷了多年的隨波沉浮。 據了解,云南多種植小?Х,品種優良。云南占據中國近99%的咖啡產量,但國際份額僅為1.7%,主要為星巴克、雀巢、麥氏、卡夫等國際品牌供貨,未形成高認知度自有品牌。走進任何一家咖啡店,摩卡、藍山、卡布奇諾甚至越南咖啡都排在前列,云南咖啡即便出現,往往也是最便宜的價格。而更多的云南咖啡豆,只能作為速溶咖啡的原料,以最低的市場價格賣出。 “云南咖啡難題是多原因的共同結果!痹颇蠠峤浰鶎<液l廣表示,“云南咖啡以小農戶種植為主,標準化程度低、自身抗風險弱,與市場嚴重脫節,在國際收購方面前,咖農們沒有任何話語權,常年遭低于國際期貨市場價格的壓價;國際高端咖啡的定價權在紐約、倫敦和東京交易所,云南咖啡只能和巴西、哥倫比亞、印尼等大規?Х葓@進行價格競爭,在成本上毫無競爭力。造成這些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未形成‘內產內銷’的穩定機制,也沒有市占率足夠大的自主品牌! 近年來,國際咖啡豆價格一路下跌,由226美分/磅跌至不足100美分/磅。由于利益有限,叢崗村的咖農們在生產周期無心管控,導致咖啡豆先天養分不足;后期采摘時,又為了省事紅綠果一把捋,以至于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不符合收購商的標準——勉強合格的拿去做速溶咖啡,其余則全是廢果。 惡性循環之下,叢崗村的咖啡樹遭大量砍伐,青壯年成批外出打工!翱Х刃袠I利潤率充足,只是和咖農無關。如果現有鏈條不打破,云南咖農不可能靠種植致富!焙l廣表示。 據金融數據研究服務平臺JingData測算,整個咖啡產業鏈中,上游種植環節生豆的價值貢獻約為17.1元/公斤,中游深加工環節烘焙豆的價值貢獻約為83元/公斤,下游流通環節的價值則暴增至1567元/公斤,三個環節利益分配占比分別為1%,6%和93%,提供土地、人力以及咖啡豆的上游環節,幾乎成了免費勞動力。 近年來,國內咖啡消費市場增長迅猛,全世界每年增長大概在0.2%,中國近十年都在15%以上,趨勢則是從基礎消費在向精品升級。但胡發廣認為,對于國內咖啡產業而言,這種增長并非完全利好,如果產業鏈條不變,中國市場的增長,最終成就的都是國際品牌!皰侀_烘焙和精品咖啡不談,就連無門檻的速溶咖啡都存在明顯的供需錯位:云南的咖啡原料在大量出口,而國內咖啡速溶粉卻在大量進口! 拼多多平臺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胡發廣的觀點。2018年6月至12月,平臺咖啡類產品的訂單量增幅超過1000%,年輕用戶對于咖啡消費的需求增速遠超其他類目。其中,雀巢的單店GMV環比增速在150%以上,而國產品牌價格低一半,增速卻明顯不及國際品牌。 “我們為什么選擇保山、選擇咖啡產業作為‘多多農園’落地的第一站,有三個考慮!逼炊喽喔笨偛镁粚Υ吮硎,“第一高山移民,異地搬遷如何脫貧;第二直過民族如何脫貧,這兩個點做好了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第三是咖啡這個產業有其特殊性,它已經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產業發展水平非常高,這對中國農業其它品類產業的未來發展有示范意義。而我們來了之后,發現有不少可以發揮價值的地方! 井然介紹,為了扭轉現有局面,鑒于此,拼多多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分別是覆蓋種植、加工和銷售三個環節,從源頭上發起一場革命,期望重塑整個產業鏈條,改變云南咖啡的嚴峻局面。最終,拼多多農貨團隊聯合產業和農業專家商討了多種模式,確定了利益引導、高維突破(精品種植)、品牌致勝的三步走戰略。這場源頭變革的目標,是對生產要素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讓農戶成為利益的核心。 ●建立新農商機制 培育新農產品品牌 依據“利益引導”戰略,3月底,拼多多聯合云潞咖啡、比頓咖啡、景蘭咖啡等6家平臺商家,以40.76萬元的價格,溢價收購了建檔立卡貧困戶42.53噸咖啡豆等原料。這輪溢價收購,激發了叢崗村民眾的好奇心。 “溢價收購只是紓一時之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們希望將此作為敲門磚,引導農戶主動參與并建立新的機制!倍喽啻髮W負責人藍天表示。據其介紹,2019年,多多大學將在保山舉辦多場公開課,主要課題是向檔卡戶介紹“新農商”機制,引導他們通過合規的方式,保障自己的主體利益。 所謂“新農商”機制,是以檔卡戶集合的合作社為主體,建立農貨上行和品牌培育的新模式。該機制中,拼多多將攜手地方政府,打造以新農人為創業帶頭人,工廠、代運營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政府監督、平臺扶持的新農商發展模式,以確保檔卡戶的核心利益。按規劃,未來3年,拼多多將在云南培養1000至1500名符合“新農商”機制的新農人。 “我們聯合當地政府,預設了從‘做給農戶看’到‘帶著農戶干’再到‘農戶自己干’三個階段。初期由拼多多提供產業扶持和營銷扶持;中期形成較為穩定的第三方‘代服務’機制;后期則逐漸退出,合作社全權掌控,并由當地政府確保利益分配依規進行!彼{天表示:“這套機制的形成和落實,是‘多多農園’最大的挑戰。平臺每個項目都會扶持3年,我們相信,3年后,即便‘新農商’分配機制沒有完全達成既定目標,也必然會引導整個產業實現良性循環,顯著提升檔卡戶的收益! “該模式一旦成型,我們相信其所創造的社會價值將遠遠超越平臺的GMV。相較線下和傳統電商,拼多多實現了農產品流通的最短鏈路,我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鏈路更進一步的意義!彼{天表示。 3月初,胡發廣正式帶領團隊進駐叢崗村,圍繞精品咖啡培育和復合生態套種開展實驗。在胡發廣看來,找到合適的高端咖啡品種并不難,關鍵在于如何引導村民進行大規模替換種植,并在生產周期和加工環節實現標準化、品質化作業!耙龑мr戶精心培育,改進水洗、日曬等工序,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團隊的工作重點!焙l廣認為,按照“多多農園”的既定規劃,村民的收益可以顯著提升。 在李小云看來,“多多農園”和孵化產區的關系,是可靠的產品和品牌背書——基于優種優育和源頭把控,“多多農園”將為農產品品牌化提供先決條件!爸袊嬲霓r產品品牌很少,‘多多農園’的長期目標,應該是引導農戶創立一批高品質、高認知的品牌! 有產地、無品牌,是中國農業的長期的標簽,也是精品農業的主要制約。出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中國農業的主體仍然是戶均耕地約10畝的2.3億小農戶,他們和數億消費者之間形成了復雜的供需網絡,產業鏈條高度依賴各級批發市場以及數以千萬計的小商小販,從而形成了一個相對低效能、高損耗、高成本的產業鏈體系。 “由于鏈條冗長,各類主體分散,農產品很難實現標準化。出于不確定性,很少有民營資本愿意投入‘最初一公里’的建設!逼炊喽嗦摵蟿撌既诉_達表示:“但挑戰與機遇并存,農業是大產業,也是大機遇。拼多多將堅持一以貫之的資金和技術投入,通過更多‘多多農園’落地項目,持續提升覆蓋產區的土地價值與生產力價值,助力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實現平臺長期穩定發展! 在李小云看來,拼多多將鄉村振興和扶貧根植于企業發展內核,開拓了深具社會影響力的發展模式!30年的農村扶貧歷程里,我第一次看到有企業瞄準了農業產業利益分配、農村人才留存等核心問題,這個模式如若成功,將推動很多農村發展方式發生轉變,形成偉大變革!崩钚≡普f:“接下來的幾年里,將密切關注‘多多農園’的進展,希望它能真正變成助力中國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大行動! 作為“多多農園”的第一站,怒水江畔的叢崗村正經歷蛻變。胡老德深刻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氛圍:他的兒子正計劃返鄉,重新種植咖啡!叭兆雍闷饋砹!焙系掠美壅Z說道。 ●創新模式:五年,1000個“多多農園” 據悉,云南保山是“多多農園”的第一站,項目覆蓋叢崗村和赧亢村,涉及建檔立卡人口792人。首期“多多農園”將有5個示范項目于云南逐步進行,分別涉及茶葉、堅果、雪蓮果、花椒,以及特色菌菇。 按照拼多多的規劃,平臺將在5年內,于云南等8個省份落地1000個多多農園示范項目,形成覆蓋西南和西北兩大區域的新業態。 叢崗村和赧亢村地理條件復雜,檔卡戶以不通漢語的高山直過民族移民為主,“多多農園”模式在這里的實踐經驗,可以為拼多多團隊“長期作戰”提供充足經驗。 另一方面,在李小云看來,“咖啡是特殊的產業,其產業鏈不像其他農產品那樣冗長,但是價值分配更為復雜,不論國際期貨價如何變化,云南咖農都不會分得太多收益。幫助咖農改變弱勢地位,能更好地驗證‘多多農園’模式的可行性! 根據拼多多方面介紹,“多多農園”是由拼多多發起的探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通過“多多農園”,拼多多將實現消費端“最后一公里”和原產地“最初一公里”直連,為4億消費者提供平價高質農產品的同時,更快速有效帶動深度貧困地區農貨上行。 “在‘拼農貨’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多多農園’是迄今為止團隊實踐的最具挑戰性的工程!逼炊喽嗦摵蟿撌既诉_達表示。 今年3月初,在拼多多上?偛,叢崗村和赧亢村的地理、物流、產品等信息,首次被納入拼多多“農貨中央處理系統”,成為這個覆蓋全國主要農產區“天網”中的一個小點。 依托新電商供給模式、原產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貨中央處理系統,2018年,拼多多實現農產品和農副產品訂單總額653億元,成為中國規模領先的農產品網絡零售平臺之一。 “‘拼農貨’體系構建之初,我們便進入了無人區。期間,我們持續看到機遇,解決問題,也接連遇到更高級的問題!彼{天表示,“比如,貢獻主要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農民,始終處于價值鏈條的底端;再比如,中國真正的農產品品牌,至今依舊屈指可數! 農業仍然是受流通環節制約最嚴重的行業,土地、人力甚至產品,在產業鏈中的價值并不高。經過3年的規劃與投入,“拼農貨”體系已經具備一定的體量,并且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藍天表示:“作為引領者,我們背負修正、升級產業的責任。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推出了‘多多農園’這個實驗體! “我們變革的目標,是通過打造產、銷、研、加工一體化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鏈系統,實現有利于農戶的利益分配格局的根本轉型!本槐硎,未來三年,平臺將在云南培養1000至1500名符合“新農商”機制的新農人推動“多多農園”的落地。讓他們從“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干”到最后“農戶自己干”。相較線下和傳統電商,拼多多將實現農產品流通的最短鏈路,拼多多比誰都清楚,這個鏈路有更進一步的意義。 毫無疑問,“多多農園”的構想是創新的。也正如李小云所言,“我們搞產業扶貧的意義是什么,是希望最終的好處歸于農民,但這個意義很難真正實現。如果有企業能夠聚焦性的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創新的意義是非常大的,這不是一般的創新意義! 在李小云看來,如果僅僅通過電商幫助貧困農人賣東西,只會加大貧富差距,大部分并沒有達成扶貧的目的。所以,“多多農園”是瞄準型電商,是植根在電商業務里一個平臺。這樣一個戰略實際上是一個具有前瞻性和社會影響力的投資,它在投資一個模式。拼多多從現在起,就把鄉村和扶貧植根在企業發展里,帶有社會影響力的模式,這點對未來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希望它能真正變成促進中國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大行動。 |